1、【题目】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选项: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
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
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
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
答案:
解析:
1、【题目】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选项: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答案:
解析:
1、【题目】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选项:
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
选项: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答案:
A
解析: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1、【题目】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 ) 。
选项: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因此本题选B。
1、【题目】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
选项: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名族和文化传统
答案:
C
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是有所不同,在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1、【题目】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选项: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答案:
C
解析: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代表作是《教育论》,其教育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因此,他明确要求必须交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2.主张用实践的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8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