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把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起来,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大胆的设想和预言未来,具有典型的“预言性”。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凡尔纳的是()。
选项:
A.《基地》
B.《神秘岛》
C.《地心游记》
D.《海底两万里》
答案:
解析:
1、【题目】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选项: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
D
解析:
“每个学生”体现差异性,“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故本题选D.
【知识点】职业理念
1、【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选项:
A.1983年
B.1986年
C.1993年
D.2006年
答案:
解析:
1、【题目】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先呈现动植物的基本知识,接着是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知识,再是与人类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属于( )。
选项: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
答案:
C
解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题目】课程实施中,不适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的方法是()。
选项:
A.课堂观察
B.活动记录
C.标准化测验
D.课后访谈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
选项: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答案:
C
解析: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1、【题目】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选项: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答案:
解析:
1、【题目】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时间给她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选项: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
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8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