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
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部分和一个附录。
(1)前言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3)实施建议分别针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4)附录部分包括优秀背诵推荐篇目、语法修辞等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听课
答案:
是一般教师、领导或研究者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获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的一种教学观摩、评价及研究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案例分析题
一名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本打算按原文“春夏秋冬”顺序讲解。可是让学生初步预习、讨论本文内容后,问学生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绝大多数回答是“秋季”。于是教师毅然决定先学秋季部分,学生也很配合所有的教学环节,这个课堂轻松又愉快。
问: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能力?试分析教师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
答案:
该教师表现出的是课堂应变能力。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顺序,从秋季开始教学。教师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学民主是指什么?
答案:
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要持欢迎的态度;对学生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只要学生的见解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举例说明你对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性的认识。
答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教师在训练时,就要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比如,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训练,在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要有具体内容,到中年级要求能用极端化具体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到高年级,要求能在具体的写人、记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虽然年段不同,但基本要求都是怎样表达得具体,做到言之有物。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答案:
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识字能力,能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还为独立阅读书刊,吸收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为进行书面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还存在只重视教会学生一个一个字的音、形、义,而忽视培养识字能力的倾向。检测识字成果时,只看重默写率,看重对汉字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检测。这反映出对识字教学任务理解的片面性,和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
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部分和一个附录。
(1)前言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3)实施建议分别针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4)附录部分包括优秀背诵推荐篇目、语法修辞等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文道统一是指什么?
答案:
“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即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反映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答案:
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识字能力,能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还为独立阅读书刊,吸收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为进行书面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还存在只重视教会学生一个一个字的音、形、义,而忽视培养识字能力的倾向。检测识字成果时,只看重默写率,看重对汉字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检测。这反映出对识字教学任务理解的片面性,和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6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