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选项:
A.肾病综合征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急性膀胱炎
答案:
E
解析:
管型是指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在正常人尿内可有少量透明及细胞颗粒管型。如管型数量增加或尿中出现它种管型时,称为管型尿。
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如下:
(1)细胞管型:
①红细胞管型属病理性,表明血尿的来源在肾小管或肾小球,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白细胞管型属病理性,是诊断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的重要证据。若尿内有较多此类管型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区别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
③上皮细胞管型在尿内大量出现,表明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这种情况可出现于肾小球肾炎,常与颗粒、透明或红、白细胞管型并存。
(2)颗粒管型:颗粒管型是由上皮细胞管型退化而来,或是由已崩解的皮细胞的原浆粘合形成。颗粒管型意味着在蛋白尿的同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退变、坏死,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的毒性损伤。有时也可出现于正常人尿中,特别是剧烈运动之后,如经常反复出现,则属异常。
(3)蜡样和脂肪管型:蜡样和脂肪管型是细胞颗粒管型再度退化后形成的,常反映肾小管有萎缩、扩张。多见于慢性肾病尿量减少的情况下,或是肾病综合征存在脂肪尿时。
(4)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可以出现于正常尿液中,有蛋白尿时透明管型则会增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
1、【题目】男,59岁。排尿困难2年。2年来排尿困难逐渐加重,表现为尿线变细,尿滴沥。夜尿3-4次。无尿痛及肉眼血尿,直肠指检及B超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确定排尿梗阻程度的有效检查方法是
选项:
A.尿流率检查
B.膀胱镜
C.残余尿测定
D.CT
E.MRI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额中回后部受损,引起
选项:
A.运动失语
B.失写症
C.命名性失语
D.感觉失语症
E.失读症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女,42岁,咳嗽,痰中带血有胸痛6个月,既往体健,吸烟30年,30支/天,查体:T36.5°C,右侧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血WBC8X109/L,胸部X线片及CT:如下。初步诊断首先考虑
选项:
A.后纵隔肿瘤
B.浸润型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大叶性肺炎
E.中央型肺癌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女,34岁。全程肉眼血尿1天,无血丝,血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及腰部疼痛,尿沉渣镜检RBC满视野,WBC4-5/HP,尿蛋白(++)。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选项:
A.膀胱镜检查
B.清洁中断尿培养
C.静脉肾盂造影
D.尿相差显微镜检查
E.同位素肾动脉扫描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初入高原者循环系统改变,下列哪项不符合?
选项:
A.肾血管收缩
B.肺血管收缩
C.冠脉血管扩张
D.脑血管收缩
E.皮肤血管收缩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选项:
A.直立性低血压
B.锥体外系反应
C.肾脏损害
D.肝脏损害
E.内分泌紊乱
答案:
B
解析:
锥体外系反应(EPS)是传统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4种:
1、急性肌张力障碍:最早出现。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自主的奇特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扭曲等等。
2、静坐不能:治疗1~2周出现。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 不愉快,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原地踏步等。
3、帕金森病:治疗的1~2月出现。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初是运动过缓,写字越来越小。严重者有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 ,面具养脸,粗大震颤,流涎,皮脂溢出。
4、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持续应用几年后。 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特征。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增加。最早为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
1、【题目】对硅沉着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选项:
A.肺泡炎
B.透明膜
C.出血
D.矽结节
E.瘢痕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将活体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
选项:
A.栓子
B.梗死
C.凝血块
D.血栓形成
E.血凝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59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