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选项:
A.人力资本理论
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D.劳动生产理论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不包括()。
选项:
A.教师利用率
B.教师平均课时数
C.教师平均课程门数
D.教师平均班级数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选项: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选项: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选项: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B)。
选项: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选项: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选项: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选项: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选项: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选项: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选项: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B.精神生活的需求
C.物质生活需求
D.社会地位需求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选项:
A.人力投资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5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