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答案: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答案:
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心理压力源:
(1)认知: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2)情绪:恐惧、焦虑、悲伤、愤怒,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等也会导致压力。
(3)人格因素:易敏型人格或抑郁型人格容易产生压力。
生理压力源
(1)生理性:睡眠缺乏、疲劳等。
(2)环境: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等。
社会压力源
(1)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了个性的发展;
(2)家庭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等;
(3)工作压力:职业发展、人际沟通、人际相处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案: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胫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具体目标。
答案:
一、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2113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目标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基本原因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4102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1653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专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遵循原则
新课改应遵属循基础性原则
新课改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新课改应遵循民主性原则
新课改应遵循个性化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 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 当张欣推开家门, 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 指责嘱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张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实则不相信我”,情绪激动,头也不回走出家门。
情境 2:初二学生王芳很喜欢好朋友丽丽 , 在其眼里的丽丽很完美 . 不许别人说丽丽坏话, 可是发现, 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丽丽,对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骗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 3: 初三数学模拟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来最好成绩. 非常高兴,想欢呼。但她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按捺了内心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答案:
(1)第一,爆发性与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心理行为自控能力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 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 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张欣同学,面对妈妈的质问,暴跳如雷,并情绪激动的离开家就反应了这一点,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较片面, 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学,认为好友丽丽是完美无缺的人,一开始特别喜欢,但是当得知好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时候,突然就改变了对好友的看法, 并认为她是大骗子, 这种态度的反差非常大, 体现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他们既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形诸于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 又能逐渐掩饰、 压抑自己的情绪, 使这种情绪的表露带有很大的掩饰性, 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学, 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明明内心很激动, 却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了内隐性。
(2)指导中学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第二,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第三,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第三,创设途径,传授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1、【题目】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案:
解析:
1、【题目】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答案: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54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