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奇一点,您疑问无踪!
考试 职业资格 从业资格考试 小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问答题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问答题

来源:酷奇网 专题:小学教育学 更新时间:2025-04-07 08:43:20

1、【题目】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案:

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王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播放海底奇妙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色光,的美妙组合下,对海底世界有整体的感知;通过演示课件,展示海绵图景,启发学生理解“波涛汹涌”的含义,播放“海底听音器”,模拟海底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的含义;通过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深化学生海洋知识的理解

(1)对材料中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评析。

(2)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答案:

解析:

1、【题目】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其表现为: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表现为: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要说明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答案:

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过程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小学德育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

从区别来看,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概括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儿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知识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绝不能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

①它未能根据前苏联当时已有很大变化的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和解决新的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而是仍然坚持30 年代形成的全部结论,使它带有浓重的滞后性和封闭性,而缺乏创造性。

②该书的严重不足还表现在对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处理过于绝对化和机械化,缺乏辨证法。

(2)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的规范起到积极作用,但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也

有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②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③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④过于强调了课程、 教学大纲、 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 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题目】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1、【题目】课前,我一走进教室,几个学生便围着我有说有笑。“咦,许老师的水杯怎么还在这儿?”我笑着说“谁帮许老师送回办公室啊?”话音刚落,离我最近的小璇同学便伸手去端水杯。当我看到她脏兮兮的小手是,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不用了,让课代表去吧。”课代表从教室后面跑来,高兴的端着水杯走了。上课时,我发现小璇的情绪明显低落,下课后,我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只是摇头不语,从那以后,我感觉小璇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1)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1、【题目】简述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答案:

解析:

1、【题目】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答案: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集体的基本情况,如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等;班级的基本状况,如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的,班级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生活的小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的。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情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若遵守纪律,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1,书面材料分析,即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2 调查法,即通过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问卷,座谈等。3,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4 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活方便,容易了解事实细节,有利于感情沟通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遗传素质的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

答案:

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414927/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学教育学推荐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酷奇网举报投诉方式: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文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