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天地有大旱, 人间有真情。 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行动为西南抗旱救灾献上一份力量。4月3日以大型公益晚会——《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 ,号召社会各界为灾区捐款献爱心,晚会共筹得善款及物资2亿7730万元(其中通过短信方式筹集善款368280 元 ),各路明星齐聚现场,争当接线员。
(1)有人说,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请对这一看法加以评析。
(2)以大型公益晚会的方式筹集善款及物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对我们发展大众文化什么启示?
答案: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
(2)我们应倡导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把“蛋糕”做大?
(2)从收入分配制度角度,分析把“蛋糕”分好的措施?
答案:
(1)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③制定合理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6分)
(2)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6分)
答案:
解析:
1、【题目】面对严峻旱情,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西南五省(区)各级党委政府正在把抗大旱、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带领各族人民积极抗旱救灾。为支持西南受旱地区抗旱救灾,国家防总、水利部作出部署,由10个省(市)水利部门对口帮扶云南、贵州、广西等重旱区,确保灾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坚决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由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对口帮扶云南省;北京、天津、安徽、湖北四省(市)对口帮扶贵州省;广东、福建两省对口帮扶广西。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和政府为什么要把抗大旱、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2)面对西南五省(区)普遍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有人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有人不赞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你是赞同还是不赞同,请运用生活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题目】材料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了修改选举法的准备工作。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的关系。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全国人大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对国家的领导而制定的路线、 方针、政策必须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执行。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材料二:1953年,在做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时,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将来也一定要采用更为完备的选举制度,过渡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半个多世纪,中国为“完全平等的选举”所进行的努力从未停歇。伴随着此次选举法的第五次修改,我们已经迈出关键而重要的一步,但一个更加完善的选举制度依然有赖于我们在民主的新起点上继续探索和前进。
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民主政治的历程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点的?
答案:
解析:
1、【题目】资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 只有一流的教育, 才能培养一流人才, 建设一流国家。 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温家宝总理报告内容的依据。
答案: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课程。
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09年9月11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国家举办“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依据。
(2)“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答案: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精神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文化塑造人生,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双百” 人物评选活动必将激励人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
④举办“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客观条件,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材料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了修改选举法的准备工作。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题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把“蛋糕”做大?
(2)从收入分配制度角度,分析把“蛋糕”分好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题目】战后,德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形成了独特的德国模式。如果说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像 “野生林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则是“人工林 '德国为世界著名福利国家之一,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耗资规模占GDP 的1/3以上,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巨额社会保障支出使其财政不堪重负。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理解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人工林 ”?(6分)
(2) 简述德国模式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启示。(6分)
答案:
(1)“人工林冶形象地说明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的结合 ;强调社会保障。
(2)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社会各种矛盾;社会保障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资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温家宝总理报告内容的依据。
答案:
解析:
1、【题目】2009年9月11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国家举办“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依据。
(2)“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4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