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选项: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适合对学前班幼儿进行教育的做法是()。
选项: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B.每天至少上三节课以适应小学教学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答案:
解析:
1、【题目】个体所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选项: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选项: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是()。
选项:
A.0~1岁
B.1~1.5岁
C.1.5~2岁
D.1.5~2.5岁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提出“白板说”的思想家是()。
选项: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最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选项:
A.角色扮演法
B.行为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选项: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容易辨别的是()。
选项:
A.正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圆形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
选项: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选项: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答案:
解析:
1、【题目】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是()。
选项:
A.0~1岁
B.1~1.5岁
C.1.5~2岁
D.1.5~2.5岁
答案:
解析:
1、【题目】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
选项: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实现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选项: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答案:
解析:
1、【题目】实现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选项: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39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