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下列诗词按照作者所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春江湖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凝生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选项:
A.(3)(1)(4)(2)
B.(2)(3)(1)(4)
C.(3)(2)(4)(1)
D.(1)(3)(2)(4)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有关节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立春后,春耕太忙李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展开
B.公历每年的5月6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135°,为立夏节气
C.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动始日作为秋季的开始
D.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维入大水为届”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细菌与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细菌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鼠疫、结核、被伤风菌属于有细菌引起的疾病
C.医学上,常常使用抗生素和干扰素来杀死体内的细菌和病毒
D.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中完成增殖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啤酒于二十世纪才传入中国,属于外来酒种
B.大豆,玉米,大米,葡萄均可作为酸酒原料
C.南北时期的《齐民要术》对制曲和酿酒工艺进行了记载
D.“春风送暖入居苏”中动“屠苏”是我国古代春节期间饮的一种酒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一个重要的儿童文学奖项,其目标不仅是评选一批引人注目的获奖作品,更承担着经由这些作品的选择、呈示,为一个时代辨并指出艺术的方向、划定并提供批评的标准的重大职责。这些方向和标准不一定会成为人所共奉的权威准则,但它应该为人们认识、判断特定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面貌与艺术状况,提供富于启迪的视野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奖项的评审,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公共影响力的文学判断、批评眼光和艺术期望的呈现与传达,故需慎之又慎。当然,在奖项的选择公之于众的同时,评委会也是把这种判断、批评和期望的准则,推到了公众的批评视野中。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选项:
A.儿童文学奖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B.儿童文学奖项的评审应十分谨镇
C.儿童文学奖项的评审应随机生成
D.奖项评审结果需要通过公众样验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文学带来了强烈的内心波澜,曾经触动许多人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者置身的世界。
2)迄今为止,文学理论试图从各个视角给予考察:道德的,心理学的,符号学的,社会历史分析或者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
3)文学的这一现象,如此重要的同时又如此神秘,以至于文学理论不可能避而不谈
4)通常,文学理论负责解释各种文学现象
5)那么文学到底承担哪些独特的功能呢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
6)这些视角现在均已成为着名的文学批评学派。
对上述文字重新排列正确的是()
选项:
A.135426
B.145263
C.413526
D.451263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成语与所揭示的心理学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爱屋及乌——近因效应
B.先入为主——刻板效应
C.守株待兔——定势思维的束缚
D.望梅止渴——通感现象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古人说“不平则鸣,越是在困苦的环境中越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古代著名诗人往往有过贬滴的遭遇,这种人生上的不如意竟成为文学创作的助推器。下列诗句与“贬谪"无关的是
选项:
A.浔阳地僻无音乐,中水不间丝竹声
B.行宫见月春双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行宫见月春双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共振的定义是两个固有颊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下列现象中无法用共拒现象解释的是
选项:
A.持续发出某种频率的声音会使玻璃杯破碎
B.高山上的一声大城可以引起山顶积雪发生雪崩
C.微波炉利用超高颜率交变电磁场来加热食物
D.深夜不停发出“滴答”声的闹钟会使人失眠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大学学生,为了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决定去山区义务教学,首批10名学生,平均分成5组,前往不同村庄进行授课活动,现已知甲同学和丙同学是好朋友,那么他们前往一个地方授课的概率是多少?()
选项:
A.1/45
B.2/45
C.1/9
D.2/9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37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