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CR 的成像流程不包括
选项:
A.信息采集
B.信息转换
C.信息处理
D.信息提取
E.信息存储和传输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下肢摄影,错误的是
选项:
A.长骨长轴应平行于胶片长轴
B.与上肢等厚部位应略增KV
C..股骨近端不用滤线器
D.股骨近端不用滤线器
E.焦一片距通常采用100cm
答案:
C
解析:
股骨近端肢体厚度一般超过15cm,根据滤线器的使用原则, 一般均采用滤线器。
1、【题目】CT 成像原理利用的是
选项:
A.多方位成像特性
B.横断面图像显示特性
C.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
D.数据采集系统(DAS)特性
E.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直进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选项:
A.水平面
B.横切面
C.矢状面
D.冠状面
E.额状面
答案:
C
解析:
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为冠状面(亦称额状面)。矢状面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正中矢状面是过身体正中线的矢状面。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是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平面。
1、【题目】口服胆系造影,首次摄片时间为服药后
选项:
A.10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E.20小时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控制照片斑点的方法,不包括
选项:
A.控制增感率
B.选用均一性强的增感屏
C.选用超高感的增感屏
D.选择慢速X线胶片
E.选用超高效荧光物质来制作增感屏
答案:
C
解析:
照片的斑点现象主要由结构斑点及量子斑点形成,其中量子斑点是主要的。其控制方法以增加管电流量为主要手段。选用超高感的增感屏会进一步降低摄影条件,导致管电流量下降,这样就增加了斑点出现的几率。
1、【题目】关于胶片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γ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
B.高感光度的胶片解象力低
C.医用X线胶片的γ值通常小于1
D.把吸收入射光90%的二张照片重合的密度值为2.0
E.给胶片过度曝光可产生反转现象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与脐同一平面的椎体是
选项:
A.第1腰椎
B.第2腰椎
C.第4腰椎
D.第3腰椎
E.第5腰椎
答案:
C
解析:
第四腰椎约相当于脐水平高度。
1、【题目】人眼在显示器上观察到的CR图像亮度属于
选项: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混合信号
D.数字矩阵
E.显示矩阵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有关摄影体位错误的叙述是
选项:
A.右前斜位也称第一斜位
B.左前斜位也称第二斜位
C.顶颌位又称下上轴位
D.左侧位摄影X线由右侧投射到左侧
E.右前斜位与左后斜位效果相似
答案:
C
解析:
顶颌位是指X线由头颅顶部入射,由颌部射出,亦称上、下轴位
1、【题目】关于骨盆解剖及体表定位,错误的是
选项:
A.髋骨是由髂、坐、耻骨组成
B.髂嵴约与第4腰椎棘突同一平面
C.耻骨联合约与骶骨中点同一平面
D.髂前上棘为前上方最突出的骨点
E.于臀部下方可扪及坐骨结节
答案:
C
解析:
耻骨联合约与尾骨末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1、【题目】CT 逐层采集扫描又可称为
选项:
A.动态扫描
B.容积扫描
C.快速扫描
D.同层扫描
E.非螺旋扫描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
C.晶体颗粒小,分辩率低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
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
答案:
C
解析:
胶片的感光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可影响到胶片的一些成象性能,其中晶体颗粒的大小对分辨率的影响是颗粒越小,分辨率越高
1、【题目】有关肾盂造影时压迫腹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
B.压迫点为脐水平两侧
C.压迫球呈倒八字形放置
D.压力为80~100mmHg
E.观察全尿路时解除压迫
答案:
B
解析:
为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静脉肾盂造影时常取两圆柱状棉垫呈“倒八字”状置于脐两侧下方,相当于骨盆入口处压迫输尿管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