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选项: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
解析:
1、【题目】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选项:
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
B.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
D.赢得了近代以来中环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答案:
解析:
1、【题目】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实现了我国()
选项:
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C.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D.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缔约转移轨道等多项技术突破
答案:
解析:
1、【题目】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选项: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选项: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占用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现在世界上每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篇文章中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选项:
A.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选项:
A.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32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