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简述社会的特征。
答案:
(1)社会以人为主体。(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有不同于自然。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如何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答案: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到现有的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建设规模大小,占地多少,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严格的进行论证。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改革小城镇管理体质;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统计报表
答案:
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广义的社会控制
答案: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消费
答案:
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消费。消费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答案:
(1)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2)初级群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问题一般特征
答案:
(1)社会性
(2)普遍性
(3)特殊性
(4)集群性
(5)复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区的内涵。
答案: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3)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份子。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城镇化
答案:
城镇化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答案:
优点: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韦伯相信,建立在法理型基础上的科层制是对工业社会中大型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理的最有效手段。
弊端:(1)形式主义。科层制强调组织成员应严格照章办事,然而过度的照章办事,也会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
(2)繁文缛节。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和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
(3)用人困境.科层制虽然强调依据才能录用职员,但同时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源于彼得原则的用人困境问题。
(4)人情味欠缺。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在办事过程中应去除个人的思想情感对组织事务的干扰,避免由人的主观性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科层制强调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但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规章制度的改变往往滞后,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如何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答案: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到现有的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建设规模大小,占地多少,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严格的进行论证。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改革小城镇管理体质;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网络特征。
答案:
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初级群体特征
答案:
(1)规模小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几人到十几个或二十几人之间,成员之间进行着全面深入的交往。
(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初级群体由于人数少,成员间可以直接交往而不需要中间环节,在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都十分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联系。
(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大都处于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因此可以表现出比较全面的人格特征。
(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在初级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着自然形成而非外部强加的角色关系,具有强烈的感情联系,所以在彼此的心目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难以简单地替换。
(5)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级群体一般不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或法律等正式方式来维护,群体成员能够很好地处理相互关系,所依靠的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或意会,人们在初级群体中生活,通常感到比较自由,不太受拘束。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2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