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最重要药物是
选项:
A.支气管舒张剂
B.吸入糖皮质激素
C.抗氧化剂
D.祛痰药
E.粘液生成抑制剂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心室颤动电除颤的正确方法是
选项: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
选项:
A.载有本人姓名、性别和年龄的标牌
B.载有本人姓名、年龄和专业的标牌
C.载有本人姓名、专业和职务的标牌
D.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E.载有本人姓名、职称及科室的标牌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
选项:
A.大肠埃希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脆弱类杆菌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最易引起间质性肺炎改变的致病菌是
选项:
A.肺炎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克雷伯杆菌
E.肺炎支原体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男,38岁。右上腹刀割伤3小时,查体:T36.9°C,P102次/分,BP12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右手小指及环指的小指半侧感觉明显减退,手指内收障碍。损伤的神经是
选项:
A.肌皮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腋神经
E.桡神经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选项: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球菌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最易引起间质性肺炎改变的致病菌是
选项:
A.肺炎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克雷伯杆菌
E.肺炎支原体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多发性静脉血栓及脑梗死,其原因可能是
选项:
A.肿瘤脑转移
B.伴发广泛静脉炎
C.合并风湿病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答案:
E
解析:
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与脑梗死的同时出现,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结果,是Trausseau综合征的表现,可出现多发性动、静脉血栓,以及非细菌性血栓心内膜炎,后者的赘生物(心瓣膜血栓)多发生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易脱落而引起栓塞。
本例脑梗死可以是局部血栓形成,也可以是栓塞的结果。晚期肿瘤患者因为肿瘤释放促凝血因子而处于高凝状态,因此E正确。其他4个选项都不会出现高凝状态,因此错误。
1、【题目】异烟肼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选项:
A.周围神经炎
B.二重感染
C.血液系统损害
D.肾脏损害
E.过敏性休克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男,50岁。车祸2小时急诊入院,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现出现下腹部疼痛,不能排尿4小时。查体:下腹部叩诊呈浊音,直肠指检可触及直肠前方饱满,前列腺尖端浮动感。X线摄片显示骨盆骨折(耻骨下支断裂)。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
A.B超
B.尿道造影
C.CT
D.膀胱造影
E.静脉尿路造影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多发性静脉血栓及脑梗死,其原因可能是
选项:
A.肿瘤脑转移
B.伴发广泛静脉炎
C.合并风湿病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答案:
E
解析:
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与脑梗死的同时出现,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结果,是Trausseau综合征的表现,可出现多发性动、静脉血栓,以及非细菌性血栓心内膜炎,后者的赘生物(心瓣膜血栓)多发生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易脱落而引起栓塞。
本例脑梗死可以是局部血栓形成,也可以是栓塞的结果。晚期肿瘤患者因为肿瘤释放促凝血因子而处于高凝状态,因此E正确。其他4个选项都不会出现高凝状态,因此错误。
1、【题目】下列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ADP磷酸化作用继续,氧利用增加
B.ADP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
C.ADP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
D.ADP磷酸化无变化,但氧利用停止
E.ADP磷酸化停止,氧的利用也停止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氧化磷酸化的调节,旨在考查考生对氧化磷酸化的掌握情况。细胞内ATP形成的主要方式是氧化磷酸化,即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解偶联是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即物质脱下的氢仍然可以通过递氢递电子交给O2生成H2O,即氧化过程可以继续。但是在递氢递电子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即磷酸化过程停止。
1、【题目】男,59岁。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5年,逐渐增大。肿物呈球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B超示液性暗区。平卧后肿物无消失或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选项:
A.腹股沟斜疝
B.附睾炎
C.精索囊肿
D.睾丸鞘膜积液
E.睾丸肿瘤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2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