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下列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物理学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学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B.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合作建立了微积分学
C.我国称“文字学”为“小学”始于唐代,“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门指学校
D.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是社会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 。
选项: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王水”又称“王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烟的液体,它是由()组成的混合物。
选项:
A.浓硫酸和浓硝酸
B.浓盐酸和浓硝酸
C.浓氨酸和浓硫酸
D.浓盐酸和浓硫酸
答案:
解析:
1、【题目】毛泽东在() 一文中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选项: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王某因受贿罪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经审理退回县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县人民检察院经补充侦查认定王某构成犯罪证据不足,遂作出不起诉决定。王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应为下列哪一机关?()
选项:
A.县人民法院
B.县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
C.市中级人民法院
D.县人民检察院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A.立春一谷雨一惊蛰一清明
B.立夏一小满一夏至一小暑
C.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寒露
D.立冬一大雪一冬至一大寒
答案:
解析:
1、【题目】1931年11月,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政权名称是()。
选项: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工农苏维埃政府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中华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说法, 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物理学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学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B.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合作建立了微积分学
C.我国称“文字学”为“小学”始于唐代,“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门指学校
D.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是社会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 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等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选项:
A.看枪烟计时比较方便
B.担心离起跑点太远,声音吵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令计时成绩偏多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令计时成绩偏少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选项: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答案:
解析:
1、【题目】始于2011年6月4日的渤海溢油事故导致840平方公里的海域从一类水质变为四类水质。关于海上溢油及其处理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国际上清除海面溢油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燃烧法
B.陆源溢油是造成水上溢油事故的原因之一
C.燃烧法只有在油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才能使用
D.化学消油剂一般不适宜在近海浅水域中使用
答案:
解析:
1、【题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 。
选项:
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B.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者
C.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D.科学技术的创造者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
D.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答案:
解析:
1、【题目】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
选项:
A.弹性为零
B.很有弹性
C.较缺乏弹性
D.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弹性较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17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