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选项:
A.危害结果
B.危害结果
C.行为的违法性
D.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选项:
A.1995年8月29日
B.1987年9月5日
C.1991年5月24日
D.1996年8月29日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选项: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选项:
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D.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海洋环境污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海洋环境污染是危害海洋环境的最紧迫问题
B.我国公害史上有名的“水俣病”,就是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显着例子
C.我国近年来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的状况相当严重
D.即使在杳无人迹的南北极地区海域,也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答案:
解析:
1、【题目】在中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制定于()
选项:
A.1964年
B.1974年
C.1978年
D.1982年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
解析:
1、【题目】在管理措施和手段中,尤其是()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选项:
A.行政和经济
B.法律和经济
C.法律和科学技术
D.法律和宣传教育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的领海宽度为()
选项:
A.3海里
B.6海里
C.12海里
D.200海里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
选项:
A.分配
B.交换
C.社会再生产
D.市场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价格通过()来调节生产、流通的消费
选项:
A.分配
B.再分配
C.市场供求
D.价值规律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选项: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
解析:
1、【题目】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选项:
A.环保方法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选项: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答案:
解析:
1、【题目】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选项: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139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