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对内部公众沟通有何意义?
答案:
首先.组织需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凝聚力。良好的内部关系是良好的公共关系的起点,组织内部的公关工作首先在于增强内聚力.将全体成员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组织要通过全员公关来增强外张力。一个组织的对外影响力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努力与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组织形象的构成。
答案:
组织的产品形象;组织的管理形象;组织的人员形象;组织的环境形象;
组织的文化形象;组织的社区形象;组织的标识形象;组织的媒介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卓越理论构建所依赖的基础模型。
答案:
(1)新闻代理模型;(2)公共信息模型;(3)双向非对称模型;(4)双向对称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组织形象的构成。
答案:
组织的产品形象;组织的管理形象;组织的人员形象;组织的环境形象;
组织的文化形象;组织的社区形象;组织的标识形象;组织的媒介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心理定势是指什么?
答案:
心理定势是指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别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内部公众沟通有何意义?
答案:
首先.组织需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凝聚力。良好的内部关系是良好的公共关系的起点,组织内部的公关工作首先在于增强内聚力.将全体成员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组织要通过全员公关来增强外张力。一个组织的对外影响力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努力与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广告的商业功能。
答案:
(1)沟通产销,刺激需求;(2)扩大销售,加速流通;(3)鼓励竞争,活跃经济。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共关系观念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什么是公共关系观念?其基本 内容是什么?
答案:
公关观念也被称作“公关意识”。 它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组织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公关观念包括:
(1) 形象观念,表现为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投资、 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 公众观念,表现为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根据,将满足 公众的要求作为重要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
(3) 传播观念,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去影响公众、引导 公众、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理解、信任与好感。
(4) 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 素,努力在矛盾中求平衡、求和谐,懂得兼顾、统筹、缓冲和必要的调和、折衷的意义和价 值。
(5) 互惠观念,表现为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 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6) 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努力给对方带 来满意和方便,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除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等等。 这些公共观念不仅专 业公关人员必须具备,作为管理者,也是不可缺少的素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
答案:
(1)建设型公共关系;(2)维系型公共关系;(3)进攻型公共关系;(4)防御型公共关系;(5)矫正型公共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如何成功地举办展览活动?
答案:
(1) 明确展览主题。
(2) 展览内容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3) 精心设计好主题画或展览物, 设计不落俗套的会徽和纪念品。
(4) 编印宣传小册子,撰写精炼的前言、解说词和结束语。
(5) 培养讲解、示范操作人员。
(6) 做好环境布置以及照明、音响、影像等设置。
(7) 做好观 众的组织、接待和信息反馈。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
答案:
(1)建设型公共关系;(2)维系型公共关系;(3)进攻型公共关系;(4)防御型公共关系;(5)矫正型公共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态度的特性。
答案:
(1)社会性;(2)针对性;(3)协调性;(4)稳定性;.(5)两极性;(6)间接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广播在传播信息中有什么优势和弱点?
答案:
(1) 广播的优势有:
①传播面广。听众对象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教育程度的限 制。传播不受距离、时间、空间、地点、条件的限制。
②传播速度迅速,广播能把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告诉听众。
③感染力强.广播的声音具有传真感。能唤起听众的视觉形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鼓动性和感染力。
④广播还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传播信息、普及知识、开展教育、提供娱乐和服务,能满足不同听众多方面的需要.且传播方式较灵活,听众的收听状态较自由。
(2) 广播的弱点:
①传播效果稍纵即逝,耳过不留,信息储存性差,难以查询和记录。
②广播采用的是线性传播方式。 听众受节目顺序限制,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内容,选择性差。
③广播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听众对广播信息的注意率不高。
解析:
暂无解析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aoshi.kq7.com/kaoshi_128805/